维维打通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 打造健康产业
维维打通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 打造健康产业
在东北黑土地扩大豆粮种植基地,从澳洲海运回万头优良奶牛建牧场进军奶业,开发多种食品,收购枝江酒、贵州醇进军酒业,收购怡清源进军茶饮料行业……这几年,维维一系列多元扩张发展的举措,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在业界看来,从豆奶,到食品、奶业以及酒业、茶饮料行业,维维始终没有离开过粮食这个大系统,围绕粮食产业链做深做广。与此同时,众多举措的背后,是维维意图不断创新、做好健康产业的决心。
事实上,维维的发展,一直恪守着“追求卓越”并“与时俱进”的企业精神,在同行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联手日本企业和中国香港企业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家“食品安全研究所 ”,从原料产地到生产、成品,全方位检测产品的安全。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老牌”,维维并未停止其品牌宣传、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的步伐,立足“大食品”战略,用创新精神做好健康产业,在中国食品自主品牌国际化进程中,维维已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粒豆”衍生“大食品”/
对于维维,相信市场对其最初的印象是源自于其豆奶制品。由于进军这一行业较早,加上营销手法得当,维维一举成为豆奶领域的“大哥大”,早在1997年豆奶年销售额就突破10亿元,2000年6月借助豆奶饮料主打产品,公司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一举募集资金近10亿元。不过,单一的食品布局显然不是维维的期望,在不断做好豆奶的同时,其一直在谋划自己的大食品布局。
出身粮食系统的维维,牢牢把握健康理念,紧紧围绕食品这个大行业做文章,以创新科技为推手,以卓越品质为追求,做出了 “豆奶大王”,摸索出“大食品产业”的未来方向。2000年,维维进入乳业,从澳洲引进上万头纯种荷斯坦奶牛,建立自有牧场,除了为豆奶提供优质奶源外,还生产高附加值的牛奶产品,推出维维天山雪活性乳、大红枣牛奶、天园生态牛奶;
2006年,通过入主双沟酒业进入白酒产业,并相继控股枝江酒业、贵州醇酒业;2008年,维维成立豫南油脂基地,进入粮油产业;2011年维维更是成立东北的绥化大豆、玉米基地等。
所谓“大食品”战略,是指维维当时就在筹划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包括豆奶、营养性饮料、白酒和休闲保健类食品。在2012年年底的内部高层大会上,维维方面宣布,维维大食品战略布局基本完成,食品、乳饮、粮油、白酒四大板块各自成形。而后续的工作重点一个是精耕细作,一个是品牌整合。
不断拓宽“大食品”产业架构的同时,维维也在进行“收缩”。去年,维维将旗下内蒙古维维资源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鄂托克旗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价款拟定为不低于人民币7亿元。在入手的4年内,其获得了3个多亿的收益。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在煤炭低迷的时候,维维果断出手,一方面有效规避了投资的预期风险,另外一方面是自身战略发展的考虑,下一步,极有可能会集中资源去做自己的大食品产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说法。2013年末,维维子公司维维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7650万元收购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
据悉,怡清源茶业成立于1996年7月,于2007年进入黑茶行业后,开始了成长期的快速发展。维维方面表示,收购怡清源茶业只是其“大食品”战略的一部分。怡清源茶业在其规划范围内属于休闲保健类食品,这也预示着,未来,维维的“大食品”构架在原来豆奶、白酒、饮料等基础上又进行了拓宽。
当然,“大食品”战略也意味着业务的多元化,对此外界自然会联想到的即是多元化带来的诸多经营管理甚至是资金的挑战。
不过,在维维方面看来,其产业多元化是跟着政策走的,短期投资、短期收益,获利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其多元化也是跟着人类的需求在走,通过不断提供健康食品,以期打造出一个健康的百年品牌。
2014年,集团旗下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0.61亿元,总资产70亿元。其更是拥有30多个现代化生产基地,几百条国内、国际先进食品、饮料生产线,是全国最大的豆奶生产企业。
对于全力打造“大食品”布局的维维来说,豆奶知名度很高,既意味着成功,又表明其面临着提升整体布局综合实力的问题。
对此维维方面表示并不担忧。目前,维维已经构建了“食品、乳饮、粮油、白酒”四大板块,战略布局初步完成。其表示,在完成战略布局之后,下一步战略重点是着重产品营销,在终端市场发力,做好每一个板块的市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稳步提高各个板块的营业收入,作强做大维维品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深圳财经时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tmarathon.com/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