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之路:五大核心活跃增长极崛起,迈向世界级城市群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之路:五大核心活跃增长极崛起,迈向世界级城市群

中国区域经济根植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密切相关。10月13日,上海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华杰在会上介绍,上海交通将主动作为。一方面,将积极建设世界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不断提升上海的国际国内辐射力。另一方面,引领长三角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融入全国立体交通网络,支撑打造中国强劲活跃的增长极。

“交通先行”的背后,是中国区域发展思维的深刻变革。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8%。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群主导的路径也逐渐清晰,新型城镇化正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总体上看,中国19个城市群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人口和80%以上的经济总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与单个城市相比,城市群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使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都受益。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心城市不断吸引外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其发展更快、更完善;

该中心的技术和资本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扩大了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再加上更大范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入,使周边地区的经济得到了稳定和逐步发展,缩小了与中心城市的差距,从而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腾飞。

未来,在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城市群建设将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000个1万人的小城镇和一个1000万人的特大城市,虽然城市人口总量相同,但功能和地位完全不同。”秦尊文说,城市能级提升的背后,是量的积累带来质的变化。

因此,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增长的快速崛起,将对释放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能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深圳财经时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tmarathon.com/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