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数据!9月CPI涨2.8%,PPI涨幅回落,来看专家最新解读

重磅数据!9月CPI涨2.8%,PPI涨幅回落,来看专家最新解读

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9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8%,低于Wind统计的市场机构平均预期值。从分项数据看,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是支撑CPI上行的主要力量。同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近日组织部分业内专家,对近期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分析研判。

专家提示,目前生猪价格已经处于过度上涨区间,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上升,建议养殖户顺势出栏育肥猪,及时“落袋为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此外,9月份,随着基建投资项目逐步实施,金属、水泥等相关行业需求回升,价格降幅均在收窄。PPI环比降幅收窄。

9月CPI同比涨幅低于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从同比看,CPI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对比市场预期来看,低于Wind统计的市场机构平均预期值。进一步看,食品价格上涨8.8%,涨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36.0%,涨幅比上月扩大13.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9月份,各地区各部门持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居民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记者表示,猪肉价格对9月CPI当月同比形成有力支撑。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回升,叠加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推升猪肉价格。

对于猪肉价格,同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近日组织部分业内专家,对近期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分析研判。专家指出,从历史数据看,剔除2019~2020年生猪产能受到严重冲击的极为特殊年份,2019年前历次“猪周期”生猪平均价格最高点为每公斤21元左右,即使考虑近年来成本上升因素,目前价格也已经处于过高水平。

专家认为,近期生猪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当前国内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连续多月上升,总体并不缺猪,一旦压栏和二次育肥生猪集中出栏,届时猪价可能阶段性快速回落。

专家提示,目前生猪价格已经处于过度上涨区间,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上升,建议养殖户顺势出栏育肥猪,及时“落袋为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今年下半年起,CPI运行中枢较上半年有较为明显的抬升,但同比涨幅迄今仍未阶段性突破3%,结构性通胀压力有所加大但仍处于可控范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深圳财经时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tmarathon.com/150.html